配资头条 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配资炒股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煤城”蹚出新“旅”途

时间: 2025-06-04 | 作者: 配资炒股

  央广网淮南6月4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坐落于安徽中北部的淮南市被誉为“中州咽喉,江南屏障”,拥有16对现代化矿井、年产煤炭近亿吨,让人对它留下了”重工业资源型城市”的深刻印象。

  淮南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困,环境问题一度制约着淮南经济的发展。如何跳出发展依赖高碳的桎梏,促使能源资源利用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2021年,淮南《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淮南致力于成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典范,打造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同时积极推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的供应,并致力于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节点。

  发展多元化的文旅产业,是淮南在绿色转型时的重要尝试。

  春申湖公园:“工业伤疤”变城市“绿肺”

  去年7月起,谢家集区的春申湖成了新晋的市民休闲好去处。这个面积约7.16平方公里的巨大湖面并不是凭空出现的,2022年前,它曾是淮南市的一道“工业伤疤”。

  上世纪50年代时,因为谢一矿、谢二矿等大型煤矿的长期开采导致地下空洞,地表持续沉陷,形成大面积水域。2022年,淮南市西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启动,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形成入口配套服务区、湖塘生态实践区、田园休闲度假区、棕地修复拓展区、乡土遗风展示区、都市绿廊康体区六大特色景观分区,打造“一半山水一半城”整体风貌。

  “经过系统治理,春申湖水质已经达到Ⅲ类水的标准。”公园相关负责人朱欣乐介绍,公园利用多层台地净化系统以及湖区水下森林系统治理污染严重的水体,在修复水质、种植生态植被的同时,还引入了数字运动馆、水上娱乐、春申鹿苑、咖啡馆等20余种业态,成功推动“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型。

  2024年7月,治理后的春申湖公园正式开园,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实现总营收约290万元。

  八公山:文旅经济增长新引擎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唯一以淮南国、《淮南子》、淮南市三名合一的,就是“淮南”。八公山就是鸿篇巨著《淮南子》的诞生地。

  近年来,八公山区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通过业态创新、科技赋能、路网优化及美食品牌塑造,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2023年,八公山区将景区内的闲置厂房改建为淮南子文化馆,并于2024年5月正式对公众开放。文化馆以“西汉淮阳王刘安与八公山故事线”“《淮南子》文化线”为主线,以现代高科技展现形式,赋予展馆交互感、场景感、体验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传承。

  在淮南子文化馆西侧,“聚云庐”研学中心兼具古韵与现代感,一到节假日就热闹非凡;“听松堂”国学馆里,非遗拓印、香囊制作等项目持续火热,将深厚的历史底蕴转化为可参与、可体验、可带走的文化盛宴。

  今年年初开始,电视剧《六姊妹》掀起的文旅热潮如聚光灯般照亮这片土地,淮南寿县获得了一大波文旅流量。与之相邻的八公山区借势联动,拓宽妙山村至寿县道路,通过景区南门和寿县文旅的联动效应,重点打造文化研学产业链,建成听松堂国学馆、聚云庐研学馆等文化地标,景区南门附近文旅资源集聚效应进一步释放。

  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景区二次消费收入占比达总收入的22.24%,成为文旅经济增长新引擎。

  焦岗湖:休闲度假新名片

  步入毛集实验区焦岗湖景观片区内的“冰帘洞天”,便可以“一秒入冬”。游客漫步在寒冰玉道上,巨大的冰柱从洞顶垂下,如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卷珠帘。暑意渐浓,“冰帘洞天”凭借着“生态+科技”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体验盛夏里的“冰雪奇缘”。

  淮南地处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上,是地质史上的华北与扬子地块碰撞、挤压并折叠形成的特殊地貌,从“冰帘洞天”的外立面就可以看到具有折叠特征的地质地貌。焦岗湖“冰帘洞天”景区作为集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冰帘奇观+研学+农耕+焦岗湖自然风光”旅行目的地,不仅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旅游打卡地,也让毛集实验区增添了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

  感受过冰雪世界,可以再来中沛·御泉湾温泉度假区泡个温泉。该项目打造以温泉为核心的多种业态复合型温泉小镇,是安徽省861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目前,温泉小镇的基础配套及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商业文化街、水岸娱乐体验区、文化旅游中央活动区等项目并投入使用。19栋汤屋民宿项目和配套酒店工程已竣工。

  依托于得天独厚的天然湖泊和湿地公园,温泉小镇构建以“泡、享、医、游、品、居”为核心的六大功能布局,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健康温泉度假区”,现已入选安徽省职工疗休养基地、淮南市职工疗休养基地、国家旅游局《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项目全面落成后,日接待游客容量可达4000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可达3亿元。

  抓住绿色转型的时代契机,敏锐觉察到文旅发展对于打造城市新形象的助力作用,淮南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探索“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转型思路,将转变城市风貌与历史文脉再发掘转化为当下文旅发展的新动能,走通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来源:央广网

【编辑:惠小东】
推荐平台
热门推荐
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 本周(3月24日至28日)A股主要指数震荡整理。上证指数本周累计下跌0.4%,收于3351.31点;深证成指本周跌0.75%、创业板指跌1
 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水泵龙头公司有:   利欧股份002131:水泵龙头股。3月27日消息,利欧股份5日内股价下跌4.49%,今年来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实习生 高子彦)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之一,2024年的中国文旅市场展现出前所
  2024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到第11位,前11个月汽车出口584万辆、居世界首位且再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累
 中新网宁波1月3日电(项菁 张云霞)生产、组装、打包……新年伊始,在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马渚镇的一家塑业公司无尘车间里,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们正加紧组装新
 中新网西宁1月3日电 (孙睿 万明)记者1月3日从青海机场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度,青海格尔木机场完成航班起降3648架次、旅客吞吐量32.7万人次、货邮
 央视网消息:1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
 中新网南京1月3日电 (记者 朱晓颖)2025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3日在南京举行。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3
 中新网崇左1月3日电 (骆远柱)1月3日,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广西水网建设规划》等规划提出
旅客在杭州东站乘车。(资料图)汤鑫严 摄   中新网杭州1月3日电(记者 王逸飞)5日0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3日记者从铁路杭州站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