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头条 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配资新闻 >> 正文

场外配资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土特产”变身“科技范” 河南乡村特色产业探新路

时间: 2025-01-04 | 作者: 场外配资

  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记者 刘亮)在资源富饶的中原大地上,丹参、柴胡、蕙兰等“土特产”如同璀璨明珠散落其间。如今,科技正为这些河南“土特产”披上新衣,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也因此走出一条新路。

  深冬时节,成片的叶岭村丹参田被层峦环抱,一排排盖着越冬地膜的田垄整齐划一,在夕阳照耀下镀上一层银色。记者近日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河南嵩县。据统计,嵩县有中药材1300余种,被誉为“中药宝库”,丹参便是其中一种。

  “这里种植的丹参品相好,丹参酮含量高,深受市场欢迎。”嵩县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说,近年来,在丹参种植中,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推动丹参品质提升的关键。

  环境智能监控、水肥智能决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当地通过采用科学化的种植方法,能有效监测丹参的生长环境、营养供给和病虫害防治,从而确保丹参的健康生长和品质。为了“物尽其用”,当地还对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丹参叶进行深度开发,通过提取技术从丹参叶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成分,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2024年12月27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叶岭村的丹参种植基地。 中新社记者 刘亮 摄

  为做大做强丹参产业,嵩县还将叶岭村周边乡镇和行政村近5万亩土地进行整合,通过强村带动弱村,共同打造全国最大的丹参种植基地。“过去,农民一亩地收入不到500元(人民币,下同)。在科学化统一种植管理下,丹参种植效益有了明显提升,如今一亩地能增收2300元以上。”董广聚说。

  在嵩县,柴胡、皂刺、黄精、连翘、山茱萸等众多土特产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活力。以柴胡为例,在河南省科学院中原药谷科创园,科研团队正在培育一种柴胡新品种。该品种能优化药材的遗传特性,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从而减少其对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从育苗种植、采收,到加工和深度利用,农业生产各环节正走上标准化发展道路。“标准化种植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董诚明说,当前其所在的科研团队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制定种植标准,包括种苗选择标准、种植规划标准等。有了标准的制定,“土特产”的规模化种植就有了有力的支撑。

  在洛阳市栾川县,当地的蕙兰花有上百年的种植传统。然而,过去多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宛如散沙,不成规模。为了推动产业集约发展,栾川县建立了蕙兰产业园。随着产业园落地,栾川蕙兰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从愿景成为现实。

  科学知识在当地蕙兰产业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据了解,在自然状态下,蕙兰开花需要幼苗生长3到5年,育种周期长。科研人员通过特定浓度的化学药剂诱导蕙兰提前开花,将开花时间缩短至3到5个月。

  为了更好呵护蕙兰花成长,当地还设立“技能培训日”,每月定期教授百姓如何科学种蕙兰、如何防治病虫害等。栾川县合峪镇党委副书记闫辉表示,有了知识和经验积累,老百姓种蕙兰更得心应手,对蕙兰产业长期发展也更有信心。

  有了科技和好产品加持,面向市场,更重要的是要扩大品牌效应。目前,栾川县正打造“栾川印象”品牌,通过多渠道积极推广高山玉米、食用菌等150余款当地优质土特产。同时,栾川还结合当地老君山旅游资源,进一步发展民宿集群。

  “现在百姓们一边经营着民宿,一边种植着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并将这些农产品售给游客,让绿色健康的本地特产走上国人餐桌。”栾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卫伊峰说,在“栾川印象”品牌的带动下,土特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栾川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完)

【编辑:李岩】
推荐平台
热门推荐
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 本周(3月24日至28日)A股主要指数震荡整理。上证指数本周累计下跌0.4%,收于3351.31点;深证成指本周跌0.75%、创业板指跌1
 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水泵龙头公司有:   利欧股份002131:水泵龙头股。3月27日消息,利欧股份5日内股价下跌4.49%,今年来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实习生 高子彦)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之一,2024年的中国文旅市场展现出前所
  2024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到第11位,前11个月汽车出口584万辆、居世界首位且再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累
 中新网宁波1月3日电(项菁 张云霞)生产、组装、打包……新年伊始,在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马渚镇的一家塑业公司无尘车间里,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们正加紧组装新
 中新网西宁1月3日电 (孙睿 万明)记者1月3日从青海机场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度,青海格尔木机场完成航班起降3648架次、旅客吞吐量32.7万人次、货邮
 央视网消息:1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
 中新网南京1月3日电 (记者 朱晓颖)2025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3日在南京举行。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3
 中新网崇左1月3日电 (骆远柱)1月3日,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广西水网建设规划》等规划提出
旅客在杭州东站乘车。(资料图)汤鑫严 摄   中新网杭州1月3日电(记者 王逸飞)5日0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3日记者从铁路杭州站获悉